据悉,由成都中哲咨询为某医药科技学校建设项目的项目计划书已通过专项组评审,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是迁建项目,计划用地300亩,总资金投入估算为10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罗江医药教育条件,填补罗江医药教育的空白,同时也给项目建设单位供应了较为理想的生意发展空间,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项目建设背景
1、医疗人才的需要旺盛
2、中国新政引领大健康理念
3、工匠精神的传承
4、公司与学校合作,器械与人才互惠。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区域有关政策需要
2、 推进四川省高等教育事业进步的需要
3、能有效缓解医疗人才紧缺的近况
4、是学校和企业自己进步的客观需要
5、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进步
效益剖析
1、促进国内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学校依赖自己滚动进步,每年可为国家培养3000名以上的医药专业人才,解决市场需要,对国家及西部经济进步供应人才资源,缓解国内学生就学重压做出大贡献。
经营医药科技学校,创建品牌,构建德阳最强势的医药院校,不仅可以解决集团自己的人才需要,同时,还可为国内的医药技术企业供应高素质专业人才。
2、促进当地经济进步
民办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并不等于不盈利。在常识经济年代,教育具有多重性,教育也是一种产业,依赖市场规率合适经营,产出的就不光是一所学校,一批学生,还会带动围绕学校的其它有关(如餐饮、商贸、文化、休闲娱乐)等产业链的共同进步。伴随学校规模的进步与扩大,还会增加强量的就业机会,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3、推进罗江医药人才的兴盛
学校建成后每年将为罗江乃至全川输送3000名左右医药健康人才,为很大推进区域药剂、药品检验、药厂设施维修、中药种植等行业的进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学校将招收很多适龄学子入学,从而使罗江区域年轻人接受规范的职业教育,有助于将来罗江区域人才迈向高端,产业迈向高端,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为罗江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4、是对四川医药学校存量不足的有力补充
无可否认,吸纳社会资金办学已成为中国教育进步的趋势,民办学校的良性进步可以大大改变办学条件,扩大招生名额,增加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对国内医药学校存量不足,结构不合适的改变,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对资源进行合适配置与优化。